收息股大比拼:IBM vs可口可樂

IBM(NYSE:IBM)與可口可樂(NYSE:KO)比較似乎是件蠢事。一間是正在老化的科技公司,另一間是賣汽水及其他飲品的公司。不過,兩間公司仍有相似之處:兩者皆擁有正在老化的核心業務、正企圖透過收購來推動增長,而且都被視為是可靠的收益股。

此外,IBM和可口可樂都是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的重要持股。不過,巴郡在去年全數沽出IBM的股份,但就保留可口可樂近200億元的股份。

巴郡的決定是否意味著,對長線的收益投資者而言,可口可樂的股票比IBM更優秀?讓我們從股息投資的角度來比較一下兩隻股票。

比較「藍色巨人」與可口可樂的股息

IBM目前的預測股息收益率為4.6%,而公司在過去廿多年來每年均增派股息。可口可樂的預測股息收益率則較低,為3.5%,但公司過去五十多年來每年均增派股息。

在過去12個月,IBM將自由現金流(FCF)的50%及每股盈利(EPS)的65%用作派息。同期,可口可樂用作派息的FCF及EPS比例超出100%,主要是由於其裝瓶業務進行特許經營調整。在完成特許經營調整後,可口可樂的派息比率最終將回落至100%以下,但目前其派息的可持續性似乎不及IBM。

自由現金流增長

可口可樂及IBM均持有龐大的FCF,不過,在過去一年,前者的FCF水平顯著改善,但後者的FCF水平則下降。

資料來源: YCHARTS.

IBM預計今年將可產生120億元的FCF,至於可口可樂則預計今年「至少」可產生60億元的FCF。不過,兩者的FCF增長或受制於最新的收購行動。

IBM正斥資340億元收購紅帽(Red Hat) (NYSE:RHT),務求加强其高增長的「策略性要務」(雲端、流動、分析、保安及社交),而可口可樂最近亦斥資49億元收購Costa Coffee。

有關收購能令兩間公司減少依賴增長日漸放慢的傳統業務。IBM受傳統科技業務拖累,而可口可樂碳酸飲品的需求則因健康問題和消費者口味轉變而正減弱 。

這就是IBM收購愈來愈多雲端業務,以及可口可樂將產品組合拓展至茶、果汁、能量飲品及樽裝水的原因。比起盈利增長,這些非自然增長策略更著重推動收入增長,因此,縱使兩間公司2019年的FCF水平略降,投資者亦不應感意外。

增長預測及估值

華爾街預測,IBM今年收入跌2%,盈利升不足1%。 IBM預計,收購紅帽最終將可推動公司的收入在未來五年重返正增長。有關交易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分析師預期,今年可口可樂的收入及盈利將分別升9%及1%。按撇除收購相關收益(主要來自Costa)的自然業務計,可口可樂預計今年收入將增4%。

可口可樂的增速較IBM快,但其預測市盈率達到20倍,遠高於IBM的10倍。比較兩間不同行業的公司的市盈率,就像比較橙和蘋果一樣,但這意味著,比起IBM,投資者仍然願意付出更多錢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

為何投資者應效法巴菲特

IBM在短期内雖不會被淘汰,惟公司缺乏增長動力,而且在雲端服務領域亦要面對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等強大對手。收購紅帽是正確的決定,但卻非靈丹妙藥。

可口可樂同樣正掙扎求存,但面對的阻力不如IBM大。收購其他飲品品牌並改為推出更健康的汽水,或有助推動公司的收入增長,而加緊控制成本及完成特許經營調整,則有望為未來更健康的盈利增長鋪路。

筆者現時並不急於買入這兩隻股。但若要揀一隻收息,筆者會揀可口可樂而非IBM,因爲前者核心業務面對的挑戰較少。雖然IBM股息較高,而且股票估值較平,但公司受舊有業務拖累,而且要面對來自亞馬遜和微軟的激烈競爭。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0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