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港股的人經常都會將恒指掛在口邊。恒指得名於恒生銀行(SEHK:11),但這間銀行卻較少人提起。
恒生銀行不僅是恒指背後的銀行,更是香港最大型的銀行之一,在香港的金融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小做起
與全球許多大型企業一樣,恒生銀行起初的規模非常小。1933年,四個生意拍檔在上環區以找換店形式開設公司。在之後的幾十年,香港經濟蓬勃發展,而公司的業務亦愈做愈大,成為許多居民和企業的首選銀行。
1960年,恒生銀行改組成公共有限公司,此後成為港股的中流砥柱。順帶一提,恒生銀行亦是指數的支柱,是指數中資本最雄厚的公司之一。
總括而言,恒生銀行在1960年代經歷了不少大事。1965年,香港金融業經歷了動蕩的一年,恒生的大多數股權被競爭對手滙豐集團收購。自此滙豐便一直持有恒生,目前滙豐集團持有恒生銀行超過61%股權。
1969年,恒生銀行創立了街知巷聞的股票指數。恒指不僅旋即成為香港股票的基準,更加成爲亞洲市場的指標,亦是全球最密切關注的股指之一。
恒生銀行
時至今天,恒生銀行是本地的主要零售銀行。有人甚至會說,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因爲據估計,香港約有一半人口是恒生銀行的客戶。這些人在恒生於香港所設的約280個服務點辦理銀行事務。
與其他大型的本地企業一樣,恒生在中國内地市場亦佔有一席位。2007年,恒生在中國成立正式的附屬公司,並在中國經營分支網絡。恒生亦活躍於澳門及新加坡,並在台北設有代表辦事處。
恒生的名字意指「永恒生長」,而公司的確一直實現增長。在最近一個財年,恒生所公佈的利息收入,由兩年前略低於270億港元,增至近380億港元。貸款淨額及總資產亦錄得理想升幅,分別升20%及14%。
恒生不僅在香港金融版圖上留下了深刻的足印,亦成爲了此地許多人和企業生活的一部分。當然,將恒生的名字與港股最重要的指數連在一起並無壞處。因此,不論您是投資者、還是需要在香港換錢或使用自動櫃員機的人,抑或是純粹對本地股市感興趣的人,這間公司的名字在某程度上已成爲您生活的一部分。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