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股份(SEHK:19)公布去年業績,期內股東應佔溢利為236.29億元,按年下跌9.4%;每股基本盈利為15.74元。A股派第二次中期息1.8元。全年每股A股派股息3元。期內收入為846億元,按年增加5.4%,股東應佔基本溢利為85.23億,增加80%。以下是業績公佈後投資者主要留意的地方。
集團指,2018年香港的零售銷售額保持穩定,香港太古廣場及太古坊的租用率高企,令辦公樓租金為持極高水平,地產部維高利潤水平。反觀航空部或相對艱難,預料國泰航空今年的營商環境仍然充滿挑戰,美元走強、地緣政治紛爭及環球貿易局勢緊張,加上競爭(傳統航空和廉航)依然激烈,將使客運及貨運業務受到影響。國泰航空將於今年繼續重組其業務流程,擴大航線網絡,加開最受歡迎航線的班次,以及營運更多具燃油效益的飛機。
主要業務預期改善
地產業務是2018年盈利最大來源,經常性基本盈利61.8億元,按年跌3.3%。去年航空業務扭虧為盈,至於飲料業務盈利跌33.2%至16.3億元,但經常性盈利升40.7%至13.5億元。集團預計,香港飲料業務今年收入持續增長,增速將超越銷量(是否象徵會有加價計劃?),但營業成本亦有上升,資本開支增加短期將對盈利構成壓力。太古海洋開發集團持續錄得較預期高的虧損,並錄得重大減值支出。撇除減值支出及撇銷,去年海洋服務經常性虧損收窄7.8%至11.2億元。集團指,市場有過多船隻,爭奪增長仍有限的工程,船隻租金仍受壓,認為至少兩年市場仍未可以全面復蘇。
展望未來,前景如何?
主席施銘倫表示,集團有10年發展大計,卻不願透露詳情,無論如何始終會在地產、航空及飲料等業務持續投資。海洋服務部門連年虧損,在2018年度連同減值計,共虧損逾50億元。但是他稱,幾經調整後該部門旗下船隊變得年輕,架構亦精簡,在行業經過周期調整後,他有信心重回正軌,並有望在2021年回復盈利。筆者認為,太古大部分業務在2019年能夠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審慎樂觀,始終業務都以實業為主,但由於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正在升級,或會導致集團在短期內面對一些挑戰。以股息超過3%,現時預測市盈率約為15倍尚算吸引。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