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市況回春先去入平貨就太遲了

當世界末日論登上各大媒體頭版、悲觀情緒盛行,不景氣、經濟衰退和熊市都能讓人感到無比驚慌。在這些動蕩時期,大部分投資者都會本能地蹲下等待,盼望風暴快快過去。人類大腦的防禦機制使我們躲避危險,尋求安全和庇護,這種天性導致許多投資者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呆若木雞,無法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引領投資組合避險。正確的做法是始終如一地在估值吸引時入貨,不過,事情總是知易行難。

等待經濟復甦

投資者的普遍做法是等待市況復甦的跡像出現,然後才將資金投入股市。筆者有一個朋友在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賣掉了手上所有股票,他其後坐擁大量現金,靜候重新入市的訊號。不出所料,他錯過了2009年5月突如其來的大幅回升,未能及時重返市場。

等待明確復甦訊號的問題在於,這些訊號在大多數時候只能於事後才看得清楚,另外股市還具有一種前瞻性機制,能一早就預先整合資訊。這意味,在出現任何明顯的復甦跡象之前,股市可能早就已經在上升了。

低價股遍地

熊市時期,市場上低價股遍地,這對於有現金可動用的投資者而言可是個無任歡迎的「難題」。不過,若然投資者選擇繼續守株待兔,到估值正常化和收益開始上升時,便會蘇州過後無艇搭。

在2008至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筆者選擇採取「精挑細選」策略,將資金慢慢地配置到能夠在長期不景氣中存活的優質股上。平心而論,我們心底裏總是害怕股價和估值低處未算低,而這種想法並不是為了嘗試抓住市場觸底的時機,純粹是希望在遇到筍盤時才投資而已。

愚人要點

引述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當年經濟衰退最嚴重時所講:「如果您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 這句話顯然是在講那些一直觀望股價進一步下跌的投資者。由於我們無法判斷股市何時會復甦,投資者應恪守自律,並繼續定期調配資金,從而確保我們不會完全錯過隨後的回升。

立即在Twitter追蹤@motleyfoolhk並讚好我們的Facebook,緊貼香港萬里富的最新資訊。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The Fool 5799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