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與美國的領先指數相比如何?

投資者會利用基準來將自己的投資與類似的資產作比較。所以,比較整個股市自然是合理不過的事。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是最出名的基準之一,涵蓋美國市場上一些最知名的大型股。投資者們追蹤標普500的原因如下:

  • 由500間來自世界頂尖股票市場的公司組成,規模龐大且具代表性。
  • 指數的成份股中不乏家傳戶曉的公司,例如亞馬遜公司(Amazon.com)、蘋果(Apple)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 成份股來自各行各業。

這些都令標準普爾500指數成為衡量恒指表現的有用指標。讓我們深入了解兩個指數如何互相看齊。

恒指表現頑強

對港股的投資者而言,值得高興的是相比美國標普500,恒指的表現相當不錯。在過去20年(即1999年1月15日至2019年1月14日),恒指的升幅接近168%,而標普500的升幅「僅」為111%(無股息再投資之價格回報)。

用圖表來觀察兩者的表現會得出幾項有趣的發現。在兩個指數中,恒指在市道好時的升幅往往較高,而市道氣氛緊張時的跌幅亦往往較大。科網泡沫爆破及金融危機爆發前後便是兩個好例子。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恒指較為集中。恒指現時僅由50隻股票組成,正好是標普500的十分一。從長遠看,股票數量較多的指數表現一般會較平穩。

若要講一個得以令恒指與強勁對手匹敵的因素,那就是指數包含了眾多中國內地的公司。 中國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全球投資者紛紛爭購中國企業的股票,務求分一杯羹。 回顧歷史數據,恒指在回歸後至經濟大衰退前(即1997年8月1日至2007年10月1日)的升幅達到135%,是標普500的一倍有多。

美國的十年

不過,「成也內地,敗也內地」。 讓我們把焦點轉到隨後的十年,即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標普500在這段期間的表現遠勝恒指,幅度由94%至7%不等。不巧的是,內地經濟在這段期間降溫,對內地股票造成不利影響。

另一項重要因素,是正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和隨後開始復甦之際,恒指成份股中大多數為金融類股。這類股票當時在恒指的權重達約50%。當然,金融業的欺詐行為最後引發金融危機,令行內的公司遭受重大打擊。隨著危機蔓延全球,恒指暴挫亦不足為奇。

再者,好幾隻知名的內地股,尤其是阿里巴巴和百度,均選擇在香港以外的交易所展開大規模首次公開招股(IPO),前者在紐交所掛牌,後者則選擇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兩者股價表現出色,若當時在港交所上市並獲納入恒指成份股的話,必能帶動指數上揚。

今天的我們: 2010年代末

兩個股票指數近期的表現並無重大差距。例如,在過去兩年,兩者表現基本上旗鼓相當。中國內地對恒指走勢的影響力仍然極大,而恒指仍然相當偏重金融板塊。

撇開近期的歷史不談,恒指和標普500仍有一個共通點 —— 兩者皆是全球數一數二最重要的股票指數。因此,全球投資者最好密切留意兩者的走勢。

*******************************************************************************

想進一步了解香港市場?

有許多錯誤觀念都會阻止我們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在香港,我們可能會覺得有錢人十居其九都是靠物業致富。但房地產是香港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嗎?

最近,我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市場的免費特別報告 《股場四大致勝之道:給香港投資者的愚人指南》。

我們強烈建議您下載一份免費副本,立即點擊此處!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